close

在專業的製作環境裏,常常看到拍板

這個設備幫助製作人員了解所拍攝的影像是為了什麼,上面記載了場景、場次、第幾卷底片、時間地點等等資訊。方便後製人員可以精確的了解,所處理的影像是屬於那一個階段,省去了在一大堆拍攝素材中找尋畫面的痛苦。這個時期所使用的方法還是手動的對應,然後製作成紀錄檔案。

隨著科技的進步,攝影機上面配備著紅外線搭配電子式拍板

影片的工作環境中,這些資訊會被編碼到底片的邊緣,他的術語叫做『keycode 或是 Film Code』。而很多廠商都推出他們自己設計的編碼方式,例如:[ARRI Code]、[AATON Code]以及柯達所出的[KODAK film code]。他的工作流程中,經過沖印的底片在Telecine的過程中,機器如果有安裝讀取的裝置,就可以將這些資料拿出來,對於後面的剪輯可以說是一大福音。剪接師除了聲音與畫面,更可以掌握影像的場次。

這個資料檔案就叫做Flex file!

到了數位時代,這樣的東西依然存在,原因很簡單--拍攝電影、電視劇的方式還是一樣。所以有人就將攝影機上加上外掛的器材,可以讓人自行設定這些資料。在取得數位影像的時候,一並將這些資料下載。不論是DVcam、digital Betacam、HDcam都可以行得通。
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ericrock 的頭像
ericrock

愛立刻在痞客邦

ericro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